战史: 国别 不限 中国 外国 国际组织 年代 不限 古代 近代 现代
人物: 国别 不限 中国 外国 年代 不限 古代 近代 现代
作战: 不限 条约 战略 战役 军制 信息战 技术 环境 装备
空军: 不限 认识飞机 弹药装备 机载设备 直升机术语 军种
防护门
能阻挡冲击波、光辐射及弹片侵入工事内部的门。设于工事的出入口和防护单元的连通口。按启闭方式,分为立转式门、推拉式门、翻转式门、升降式门;按关闭时的状态,分为垂直式门、水平式门、倾斜式门。主要采用钢材、球墨铸铁、钢筋混凝土,以及其他重量轻、抗力强且具有良好的防光辐射性能的材料制作。
毒剂前体
在毒剂生产的任何阶段参与此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物。包括各种关键组分、中间产物,以及装填于二元或多元化学武器中,并在弹药投射过程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毒剂的无毒或低毒化学物质。
上党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山西省长治(古称上党郡)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1945年8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阎锡山部5个师1.7万余人,在日伪军配合下,侵入晋冀鲁豫解放区腹地长治地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指挥太行、太岳、冀南军区3个纵队及地方武装共3.1万佘人,于9月10日发起上党战役,收复屯留、潞城、长子、壶关等城镇,并围攻长治。阎锡山急令8个师共2.3万余人,由太原、榆次南援。刘、邓以一部兵力继续佯攻长治,主力秘密北上,预伏于屯留、篪亭之间地区。10月2日,解放军对进入预伏地区的阎锡山援军发起攻击,激战4昼夜,将其大部歼灭。8日,长治守军向西南撤退,解放军奋起追击,至12日晨,将其聚歼于沁河东岸的将军岭、桃川地区。此役,共歼国民党军12个师计3.5万余人,缴获火炮24门、机枪2000余挺、其他枪1.6万余支,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
核爆长期效应
核爆炸对人体瞬时效应引起的后遗症以及放射性沾染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理、心理所造成的长期危害。瞬时核辐射效应除能使人产生急性放射病外,还可造成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概率明显增加,还可以引起遗传效应等。核爆炸放射性沉降中的长寿命核素可以长期造成危害,例如铯-137、锶-90可以通过水和空气进入人体,严重时可以引起放射病。
疏散
对集中的人员、装备、物资进行分散隐蔽配置的行动。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和紧急疏散等。目的是防敌袭击,有效地保存作战力量。
调幅电台
发送、接收调幅信号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调幅是载波的振幅随调制信号成比例变化的调制方式。调幅后的已调波由不含信息的载波和含有同样信息的上、下边带组成。调幅电台由发信机、收信机、天线、电源和附件(送受话器、电键)等组成。按波长分为超短波、短波、中波及长波电台。曾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广播等。
反劫持
以政治攻势与武力打击相结合的方式,依据法律制服或击毙劫持分子,解救被劫持对象的行动。包括反劫持人质、反劫持飞机、反劫持车船等。武警部队反劫持的主要任务是:解救人质,捕歼劫持分子。
跳雷
爆炸后雷体破片向预定方向飞散的地雷。杀伤距离为50~200米。通常设在防御阵地或伏击阵地前沿,用于杀伤人员,也可用于攻击轻型装甲车辆和直升机,或在铁丝网中开辟通路。
跳频电台
工作频率由伪随机码控制跳变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工作在超短波、短波波段,也可工作在微波波段。能传输话音和数据。可在较宽的范围内快速跳变频率,速率通常为每秒数次至数百次,跳变的频率数可达数千个。抗干扰能力强,主要用于战术通信。
常规战争
使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相对于核战争而言。风险较核战争小,能够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爆发的频率较高。有的常规战争在核威慑条件下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区性的常规战争几乎从未间断过。
坦克电台
安装在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上的专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由收发信机、电源、天线、天线调谐器和坦克工作帽等组成。具有操作简便、抗震和抗噪声、适于运动通信等特点,是乘车战斗指挥员和车长实施战斗指挥、对外联络的主要通信工具。现代坦克多米用调频电台和单边带电台,有的还装有电子对抗单元和保密机。
直升机空中校射
直升机为炮兵指示目标位置、判断和校正射击误差的行动。具有观察及时、准确等优点,但易受气象条件影响和空中、地面火力的威胁。通常在对重要目标射击时采用。
晋中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山西省中部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1948年6月11日,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徐向前指挥所部及地方武装共6万余人,向晋中地区国民党军发起进攻。先以地方武装各一部佯攻髙阳镇地区和攻占灵石,调动平遥、介休等地国民党军出动;另以地方武装在太原南北地区破袭铁路,阻止与牵制太原国民党军南援。21—24日,集中第1兵团在祁县、平遥、介休地区歼国民党军万余人;7月6—16日,在太谷以北大常镇地区全歼第33、第34军及第10总队。孤立守点的国民党军纷纷向太原逃窜,第1兵团等部乘胜追击,至21日逼近太原,战役胜利结束,又歼第9总队全部和第19、第43、第61军各一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4个军部、9个师、2个总队等共10万余人,俘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解放县城14座,晋中全部解放。
空中封锁战役
空军战役军团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为阻断、限制和孤立敌方对外交通、经济、军事联系所实施的进攻战役。通常是诸军种联合战役的组成部分,与海上(陆上)封锁作战同时进行。可单独或在其他军种的协同配合下实施。主要采取建立禁飞区,空中布雷,封锁空中、海上、陆上交通等方法。
萨尔浒之战
后金汗努尔哈赤督率八旗军主力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及其附近地区大败明军的反击作战。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清),两年后举兵反明,攻掠抚顺等地。明政府任杨镐为经略,于四十七年率军10余万人分四路进攻。后金集中八旗兵力6万人,先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击破明主力杜松部3万人。然后回军击溃马林、刘铤两军。明军除李如柏一军外全部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