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军事百科 > 陆军 装甲术语

陆军 装甲术语_军事百科


陆军 装甲术语

坦克兵战术

见“装甲兵战术”。


装甲兵战术

装甲兵部队进行战斗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装甲兵战斗基本原则、战斗部署、战斗指挥、战斗行动、协同动作、战斗保障、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有坦克兵战术和机械化步兵战术。按战斗的基本类型,分为进攻战斗装甲兵战术和防御战斗装甲兵战术;按战斗规模和参战兵力,分为装甲兵部队战术和装甲兵分队战术。装甲兵战术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战中坦克部队多以分散配属的形式支援步兵作战,主要表现为坦克单车和分队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部队,遂行各种突击任务。在进攻战斗中,通常集中使用在具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上,纵深梯次配置,以战斗队形快速开进,突破对方防御。在防御战斗中,装甲兵部队主要担任预备队,实施反冲击;部分用于第一梯队,加强防御。战术核武器和新式反坦克武器出现后,逐步形成了现代条件下的装甲兵战术。其基本原则是:疏散隐蔽配置;快速灵活机动;集中突然攻击;密切协同动作;及时组织保障。


高压水炮车

具有喷射高压水流及刺激剂、染色剂等功能的特种车辆。主要用于驱散闹事人群。贮水量一般为7—12吨,有效射程40—60米。


装甲防暴车

有薄壁装甲防护,配有防暴武器、弹药和有关仪器设备的专用车辆。用于部队执行处置突发事件、反恐作战任务时运送兵员、装备等,也可用于重要部门、设施、地区的警戒。


激光致眩器

发射激光使敌方光电设备传感器饱和、致眩或损伤的光电干扰装置。主要用于干扰和毁伤光电侦察、光电火控或光电制导设备,亦可对使用望远镜、潜望镜和瞄准镜的人员的眼睛致眩或致盲。作用距离数千米。按装载平台,分为便携、车载、舰载和机载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