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军事百科 > 人物 年代 现代

人物 年代 现代_军事百科


人物 年代 现代

康恩

(H.Conn,1922—1983)美国战略思想家。先后在兰德公司、加利福尼亚大学、赫德逊研究所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陆军服役。主要著述有《论热核战争》、《设想一下不可设想的事》、《论逐步升级》等。他对核战争的看法及其“逐步升级”理论,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曾产生较大影响。


萨达特

(Mohammed Anwarel-Sadat,1918—1981)埃及总统(1970—1981)。生于米努夫省。开罗军事学院毕业。1952年参加推翻法鲁克王朝的政变。1964年起,任埃及共和国副总统。1970年任总统,1972年兼武装部队最髙统帅。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指挥埃军突袭侵占西奈半岛的以色列军队。1978年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获诺贝尔和平奖。次年签订《埃以和约》,与以色列结束战争状态。1981年遭暗杀。


纳赛尔

(Gamal Abdel Nasser,1918—1970)埃及总统(1956—1970)。生于亚历山大。埃及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建有战功。1952年参与自由军官组织政变。翌年,任埃及共和国副总理。1954年任总理。1956年起任总统。1958—1961年埃及与叙利亚合并,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总统。在第二、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领导埃及军民抗击英、法和以色列侵略。总统任内,实行土地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外交上倡导不结盟运动。


布罗迪

(B.Brodie,1910—1978)美国战略思想家。曾任耶鲁大学、兰德公司研究员,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国家军事学院教授。早年研究海军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研究核战略,先后发表《绝对武器》(与人合著)、《导弹时代的战略》、《逐步升级和核选择》以及《战争与政治》等著作。他提出的威慑战略理论,曾对美国军事战略及英、法等国的核战略产生重要影响。


胡志明

(1890—1969)越南共产党创始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46—1969)。原名阮必成,曾名阮爱国。生于义安省。1920年参加法国共产党。1924年列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次年在中国广州组织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30年创建越南共产党。1941年建立越审独立同盟,领导各地抗法、抗日武装斗争。1945年9月,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建国后,领导人民进行持久的抗法、抗美救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


邓子恢

又名绍箕,福建龙岩客家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是闽西革命根据地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邓子恢同志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被誉为党内的农业、农村工作专家

贺龙

(1896—1969)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起任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澧州镇守使,国民革命军师长兼湘西镇守使、第20军军长等职。参加北伐战争,是著名的左派将领。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诬陷迫害。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主要著作编为《贺龙军事文选》。


陈奇涵

陈奇涵(1897—1981)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江西兴国人。1925年春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任朱德军官教育团参谋长和中共支部书记。6月赴临川等地开展革命活动。曾任中共赣南特委军事部部长,中共兴国县委常委,江西红军独立第3团参谋长,赣西南红军学校校长,第3、第4军和红1军团、江西军区、红15军团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第4局局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抗大第3分校校长,冀察热辽军区、东满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参谋长,江西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髙人民法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叶剑英

叶剑英(1897—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原名宜伟,字沧白,广东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1920年起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1924年任建国粤军第2师参谋长。参与筹办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6年起,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新编第2师师长、第4军参谋长。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1967年后实际上被解除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工作。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75年兼国防部部长。1976年10月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977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七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副主席。主要著作编为《叶剑英选集》、《叶剑英军事文选》等。


傅作义

爱国将领。字宜生,山西荣河安昌(今属临猗)人。1915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后在晋军服役。1928年起,先后任国民党军第3集团军第5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第三方面军第2路军指挥官,第35军军长兼绥远省政府主席。“九一八”事变后,通电坚决抗战。19354月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后任第7集团军总司令兼第35军军长、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19491月接受中共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条件,率部和平改编。后任绥远军政委员会主席、绥远军区司令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