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军事百科 > 战史 国别 外国

战史 国别 外国_军事百科


战史 国别 外国

苏霍伊公司

    苏霍伊设计局股份有限公司(俄文名:Сухой;英文名:Sukhoi)总部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由苏霍伊设计局、新西伯利亚的航空产品联合体(NAPO)、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产品联合体(KnAAPO)、伊尔库茨克的航空公司组成。

    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简称苏霍伊设计局)于1939年组建,首任总设计师是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研制成功的著名机种有截击机苏-9,苏-15;歼击轰炸机苏-7,苏-17,苏-24,苏-30,苏-34;强击机苏-25;歼击机苏-27,苏-35,苏-37,是前苏联和今天俄罗斯重要的军机研制机构,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航空企业之一。

苏-24“击剑手” 苏-32/苏-33U/苏-34“后卫” 苏-30/苏-33“侧卫” 


通用动力

 通用动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 Corp.)总部设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1952年以现名成立。是美国重要的军品合同商之一,也是国防承包商之一。它的产业分为四大领域,一是航海设备,主要是制造军舰和核潜艇;二是航空领域,包括商用飞机和战斗机;三是信息系统和技术部门;四是攻击性武器的制造。

    该公司通过精明的收购以及收购后灵活的管理,大大增加了销售和净收入。1982年购买收购克莱斯勒战斗系统,组建为通用动力战斗系统。

    上世纪90年代,在世界军工企业兼并的浪潮中,通用动力公司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收购活动。先是在1992年,将战术导弹部门出售给休斯电气,将赛斯纳出售给德事隆;1993年,将固定翼军用飞行器部门(含F-16生产线)出售给洛克希德,将空间系统部门出售给马丁·玛丽埃塔;1994年,出售Convair飞机结构部门给了麦道。


诺格公司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是美国主要的航空航天飞行器制造厂商之一,有原诺思罗普公司和格鲁曼公司于1994年合并而成的。同年,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收购了沃特(Vought)飞机公司;1996年又收购了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防务和电子系统分部;1997年完成了与防务信息技术(Logicon)公司的合并。1997年7月,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出合并,以便进一步加强全球竞争力,但出于反垄断等的种种考虑,美国政府未予批准。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在电子和系统集成、军用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以及军用和民用飞机部件、精密武器和信息系统等领域具有很大优势。


雷神公司

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是美国的大型国防合约商之一,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瓦尔珊(Waltham),超过90%的营业额来自于国防合约,几乎垄断了美国地空、空空导弹的生产制造。1922年在马萨诸塞州剑桥成立。

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7月1日,由威廉·爱德华·波音创建,并于1917年改名波音公司。 1929年更名为联合飞机及空运公司。1934年按政府法规要求拆分成三个独立的公司:联合飞机公司(现联合技术公司)、波音飞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1961年原波音飞机公司改名为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建立初期以生产军用飞机为主,并涉足民用运输机。其中,P-26驱逐机以及波音247型民用客机比较出名。1938年研制开发的波音307型是第一种带增压客舱的民用客机

  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波音公司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赫赫有名的B-17(绰号“空中堡垒”)、B-29轰炸机,以及东西方冷战时期著名的B-47和B-52(绰号“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B-52服役后30多年中一直是美国战略轰炸力量的主力。美国空军中比较出名KC-135空中加油机以及E-3(绰号“望楼”)预警机也是由波音公司生产。


洛克希德·马丁

 洛克希德·马丁(英语:Lockheed Martin)(NYSE:LMT)是一家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于1995年由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合并而成(以下简称洛·马)。目前公司总部位于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贝塞斯达。

    核心业务是航空、电子、信息技术、航天系统和导弹,主要产品包括美国海军所有潜射弹道导弹、战区高空区域防空系统、通信卫星系统、F-16、F-22和F-35(JSF)等战斗机,U-2间谍侦察机、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C一5系列“银河”大型军用运输机及岸基反潜机P-3系列、C-130系列军用运输机、军用电子系统、飞行训练辅助设备、火控系统和空中交通管制设备等。

    2001年10月,美国国防部宣布把被称为“世界第一武器订单”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合同交给洛·马公司。(其中包括未来出口给英国皇家空军90架、皇家海军60架)在未来的数十年里,该合同将为其创造4000亿美元的产值。


巴列夫防线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沿苏伊士运河东岸构筑的筑垒配系。1969年始建,1971年春完成。用以色列军队总参谋长H.巴列夫的姓氏命名。防线北起福阿德港以南的沼泽地,南迄苏伊士湾,全长160千米,纵深约10千米。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埃及军队用了不到一昼夜时间,就突破了巴列夫防线。

M60坦克 “幻影”Ⅲ/5/50 


海军战略

远离本国海域向对方主动进攻的海军战略。通常是拥有强大的海军实力,并企图进行海外扩张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实行的海军战略。历史上奉行远洋进攻战略的国家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争夺世界海洋霸权,掠夺殖民地和海外基地,攫取更多的海洋资源,炫耀武力或实行武力威慑等。在现代,随着武器装备发展,实行远洋进攻战略的空间已扩大到全球各大洋水域。

“光荣”级 “企业”级 


制空权

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航空空间的控制权。分为战略、战役、战术制空权。战略制空权又称全面制空权,战役、战术制空权又称局部制空权。掌握了制空权,就能限制敌航空兵和地(水)面防空部队的作战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行动自由;使地(水)面部队作战行动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被保卫目标不受敌空袭兵器的危害。夺取和保持制空权,主要由航空兵、地(水)面防空部队通过消灭敌空中飞机、压制敌防空兵器和摧毁敌空袭兵器基地等手段达成。

伊拉克战争

2003年,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3月20日起,美、英等国投入约34万兵力、坦克和装甲车3000余辆、作战飞机1100余架、各种舰船130余艘、直升机500余架。伊军总兵力约35万人、坦克和装甲车3000余辆、火炮3000余门、防空导弹发射架200余部、作战飞机约240架、舰艇10余艘。美、英等国军队运用信息技术和空地一体、快速突击、精确打击、特种作战等战法打击伊军。至5月1日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以阵亡168人、伤554人、失踪3人,损失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20架的代价,推翻萨达姆政权。

M1A1/M1A2“艾布拉姆斯” F-16“战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