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军事百科 > 战史 年代 现代

战史 年代 现代_军事百科


战史 年代 现代

第一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194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西北地区主力部队组建西北野战兵团,下辖2个纵队又2个旅共3万余人,7月31日,正式定名为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简称西北野战军)。19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7个军。4月25日,华北野战军第18、第19兵团(共6个军)在太原战役后由晋入陕,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6月7日,第一野战军组建第1、第2兵团。此时,第一野战军总计共34万余人1949年11月,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军区合并,称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国民党军起义部队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及西北独立第1、第2、第3军和新疆民族军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均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1950年4月,第一野战军番号撤销。


防卫研究所

日本自卫队最髙军事科学研究与教育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保安研修所。1954年改称防卫研修所。1985年改用现名。隶属于防卫省。下设教育部、第1和第2研究部、战史编纂室、庶务课、图书馆等。研究内容包括:安全保障理论与政策、国防政策与法规、军工与经济、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理论、世界强国与周边国家军情、国防建设与自卫队编制体制等。此外,还负责干部培训与战史丛书编纂。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

英国民间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机构。创建于1958年。初始,其研究领域仅限于各国军事战略。1964年机构扩大后,研究范围相应扩展,包括战争、经济、科技、军备控制与裁军,以及和平与发展、安全与合作等与国家战略相关的诸多问题。通过对当前和未来与国际战略问题有关情况的分析,帮助各国政府和公众认识国际社会的安全环境。其出版物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重视。


防卫大学

日本培养军官候补生的综合性高等院校。隶属于防卫厅。1952年建校,称保安大学。1954年改用现名。校址在横须贺市小原台。每年招收18~21岁髙中毕业生640人,学制4年。设有2个研究生院、6个系、21个教研室。学员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和军士长军衔,分别转入陆海空军官学校接受半年至一年的初级军官基础训练。分配部队任职后,授予少尉军衔。


汉诺威陆军军官学校

德国陆军培养初级军官的高等院校。校址在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故名。1974年7月由第1、第2、第3陆军军官学校合并而成。主要培养连、排级军官。设有5种不同课程,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和学制各异。教学内容通常包括一般指挥原则、分队指挥条令和精神指导准则等。采取授课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自卫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国家武装力量。19458月日本败降后,由美国实行军事占领,旧军队被取缔和遣散。1947年制定的《日本国宪法》规定:永远放弃战争,不再拥有军队。19508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在亚太地区推行其前沿防御战略,开始扶植日本重建军队,称警察预备队。19528月日本内阁设保安厅,随即组建海上警备队,警察预备队改称保安队。19547月保安厅改称防卫厅后,保安队和海上警备队相应改称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同时建立航空自卫队。至此,日本完成军队重建,建成陆海空三军齐全的现代化军队。自卫队承担国防和内卫双重任务,实行志愿兵役制。其最髙统帅为内阁总理大臣,领率机关防卫省直属总理府。自卫队的“统合幕僚会议”(即参谋长联席会议)由三军参谋长组成,协助防卫省长官履行作战指挥职责。


国民警卫队

美国陆军和空军的预备役部队。其前身为美国建国前各殖民地的民兵。1824年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英雄—法国人拉斐特,纽约州一民兵营改称“国民警卫营”。1916年美国《国防法》规定,各州平时不脱产的武装组织统称国民警卫队,由州政府管辖。成员为役龄青年和由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人,定期接受训练,服役期6年。平时,负责本州的治安和救灾;战时,根据总统命令调服现役。


上海合作组织

地区性多边合作组织。其前身为上海五国安全机制。2001615日成立于上海。成员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进行合作,并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该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对外开放的原则,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平等互利,通过协商解决所有问题,不谋求在毗邻地区的单方面军事优势;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作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准则。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简称“欧安组织”。维护欧洲地区安全,促进欧洲国家相互合作的国际机构。其前身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9511日改用现名。总部设在维也纳。至2000年底,共有55个成员国,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以及若干亚洲国家。下设机构主要包括:首脑会议21次,就重大问题做出决策;评估会议在首脑会议前举行,审查和讨论各项活动;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外长组成,每年至少聚会一次,安排下年度的活动;常设理事会每周1次,负责磋商和处理日常事务;高级理事会由成员国外交部政治代表组成,每年会晤数次,为部长理事会作准备;议会每年开会1次,会址设在哥本哈根。该组织设1名主席,由成员国外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负责协调和监督各机构有关冲突预防、危机处理、恢复秩序等工作,设有秘书处、少数民族问题高级专员署、防止冲突中心、民主制度与人权办公室等。


华沙条约组织

简称“华约”。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政治军事同盟。为对付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北大西洋条约组织,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7国,于1955514日在华沙签订《友好互助合作条约》。65日,条约生效,有效期20年。1974年和1985年两度延长有效期。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国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缔约国受到武装进攻时,其他缔约国应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建立武装力量联合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条约生效时,华沙条约组织即告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联合司令部总司令由苏军将领担任。19688月苏联以华约名义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9月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1989年夏秋,东欧政局剧变,华约组织发生动摇。次年10月,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统一时即告退出。199171日,缔约国签署停止生效议定书,华约组织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