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军事百科 > 首字母H

首字母H_军事百科


首字母H

火龙神器阵法

明代关于制造火器、火药的兵书。旧题明焦玉撰,序题明永乐十年(1412年)成书,但现存本杂有后世内容。全书1卷,约万余字,附图47幅。主要记述火器形制、火药配制及其性能和使用方法。记载了40多种新式火器的文图,按性能分为燃烧性、爆炸性和管形射击3类。所记一次可以装铅弹100枚、八面旋转连续发射的百子连珠炮,同时发射49支箭簇的49矢飞廉箭等火器,为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军事技术。论述了火攻要“上顺天时”、“下因地利”、“用之相宜”和“利器、精兵、阵法三不可缺一”的火攻原则。该书在军事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存有明末清初顾祖禹收藏抄本、清抄本。


虎钤经

中国古代兵书。北宋许洞撰。成书于景德元年(1004年)。全书20卷,210篇。前10卷主要阐述战争胜负、治军、训练、阵法、料敌、作战等理论和战术原则;分类辑录与军事有关的记时、方位识别、金鼓旗号、人马医护等知识,价值较大。后10卷为阴阳占候、六壬遁甲等内容,其中也包含有古代天文等知识,但多为天人感应等荒诞迷信之说。现存明嘉靖刊本等刻本。


黄石公三略

即“黄石公三略”。


毫米波雷达

工作波长为1~10毫米(300-30吉赫)的雷达。主要应用于导弹末制导、近距离目标监视、直升机防撞、地形跟踪、无线电引信、气象观测以及空间目标观测、卫星定轨和目标识别等。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测量精度高,分辨力好;易受气象条件影响等。


合成孔径雷达

采用合成孔径天线技术的相干成像雷达。通常装载在飞机或航天器上,用于空中侦察与地形测绘、资源勘探、环境遥感以及天文研究等。由于雷达是运动的,而目标固定不动,通过对回波信号的存储、校正和合成等处理,可使一个运动的小天线等效成有效孔径很大的天线,而获得很髙的方位分辨力。高距离分辨力则通过采用脉冲压缩技术来获得。天基合成孔径雷达采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还可获得地面的三维图像,所获得地面图像的分辨力小于1米。


航天雷达

亦称“天基雷达”。装载在航天器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主要有合成孔径雷达、雷达髙度计、雷达散射计、对接雷达和监视雷达等类型。航天合成孔径雷达是应用最多的航天雷达。它采用雷达成像技术,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等进行探测,可获得清晰的地面图像,分辨力已小于1米,与干涉仪测量技术相结合,能获得地面的三维图像。雷达高度计用于探测陆地的地形起伏和海洋的波浪高度,还可用作航天飞行器着陆时的辅助仪器。雷达散射计用于测量地球表面风的速度。对接雷达用于控制载人航天飞船对空间站或天空试验室等进行跟踪和对接。卫星监视雷达用于监视飞机、舰船以及弹道导弹、航天器的活动情况。


红外诱饵

投放到空中(或海面),能产生高强度红外辐射,以欺骗敌方红外制导导弹的光电干扰器材。广泛应用于飞机、直升机、舰艇等的自卫。按使用方式,分为投放式、拖曳式及摆放式红外诱饵。按发光机理,分为烟火剂类诱饵、凝固油料类诱饵、热气球诱馆和红外复合箔条等。红外诱馆弹,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红外诱饵。当飞机、直升机、舰艇等进入战区危险地域时,由载体投射出去,在空中燃烧形成假目标,诱使导弹跟踪诱饵,从而保护载体免遭导弹攻击。


红外干扰设备

亦称“红外干扰机”。使用载体上专门的红外辐射源发射红外干扰信号,破坏敌方红外制导导弹的跟踪,以保护载体免遭攻击的光电干扰设备。广泛用于飞机、直升机的自卫,也用于舰船及战车等的自卫。红外干扰设备的核心是髙功率红外辐射源,所采用的红外辐射源,有强光灯、电加热陶瓷、电加热电阻丝和激光器。主要分为非定向红外干扰设备和定向红外干扰设备。通常与告警设备交连,当告警设备发现导弹来袭时,按预编程序自动工作。也可由载体驾驶员手动控制工作。


红外告警设备

亦称“红外告警接收机”。用于探测、识别来袭目标的红外辐射,判断其威胁程度,并实时告警的光电对抗设备。主要安装在飞机、直升机、舰艇和坦克上,对来袭导弹等兵器探测和告警,使载体及时采取有效的自卫对抗措施。按探测波段,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告警设备;按工作原理,分为点源探测和成像探测红外告警设备;按光学系统工作方式,分为扫描型和凝视型红外告警设备;按探测器类型,分为单光谱、双光谱和多光谱红外告警设备。


回答式干扰

接收敌方的电磁信号,经过调制再发射出去所形成的电子干扰。对敌方雷达、无线电通信、激光和水声设备均可采用回答式干扰。在雷达干扰中,回答式干扰又分为转发式干扰和应答式干扰,主要用于欺骗。回答式通信干扰是将接收到的敌通信信号延迟或储存再发射出去,扰乱敌方的通信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