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军事百科 > 首字母P

首字母P_军事百科


首字母P

炮兵射击指挥

炮兵指挥员及其指挥机构组织、运用炮兵火力遂行射击任务的活动。包括组织射击准备、定下射击决心、选择射击手段、下达射击任务、观察射击效果、修正射击偏差和组织火力转移。有集中射击指挥和分散射击指挥、按级射击指挥和越级射击指挥等方式。


破坏射击

为摧毁敌方工事、障碍物、建筑物等目标,使其不能使用所实施的射击。炮兵破坏射击,多采用直接瞄准射击。采用间接瞄准射击时,须选用口径较大、精度较好的火炮和破坏威力大的弹药。


炮兵射击

用于火炮瞄准的光学仪器。均为望远式。由镜头、镜体、目镜和装定方向、表尺、髙低分划的转螺等组成。有周视瞄准镜和直接瞄准镜。周视瞄准镜能进行环形观察、瞄准和标定,主要用于间接瞄准射击,也用于直接瞒准射击。直接瞄准镜包括夜视瞄准镜和激光测距瞄准镜,用于直接瞄准射击。


迫击榴弹炮

简称“迫榴炮”。兼有迫击炮和榴弹炮性能的火炮。既可发射迫击炮弹,又可发射榴弹炮炮弹;既能对较远距离的目标进行间接瞄准射击,又能对较近距离的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


迫击炮

以座钣承受后坐力,发射迫击炮弹的曲射火炮。早期均为迫击发火,故称迫击炮。最早专用于堑壕战,因此又有堑壕炮之称。身管较短,重量较轻,便于机动,适合在各种地形上使用;初速小,射角大(通常为45°-85°),弹道弯曲,适合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和位于反斜面上的目标。按炮膛结构,分为滑膛中国8782毫米迫击炮式和线膛式。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炮身尾端由装有击针的炮尾密闭。中小口径迫击炮多为滑膛式,通常迫击发火,有的也以拉火机击发。大口径迫击炮和线膛迫击炮采用炮尾击发装置(有的是拉火机)击发。现代迫击炮可配用火箭增程弹和制导炮弹,提高了射程和射击精度。有些国家研制了自动迫击炮和遥控迫击炮。


炮击金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惩罚、封锁据守福建金门岛国民党军的炮击行动。1953年朝鲜停战后,美国当局即与台湾国民党当局谈判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企图在台湾长期驻军,制造“两个中国”。台湾国民党当局以金门为前哨据点,不断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袭扰破坏。为打击美国政府的侵略政策,惩罚国民党军的骚扰,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自1953年起,即不断炮击金门。最主要的作战行动集中在1958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其间,解放军进行7次大规模、数十次中小规模炮击,13次海战,共发射炮弹数十万发,击落击伤国民党军飞机36架,击沉击伤军舰27艘,毙伤7000余人。1961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解放军主动停止对金门的实弹炮击,只在单日发射一些宣传弹。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宣布终止,中国国防部发表《关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对金门的炮击行动遂告停止。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蟠龙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陕西省北部蟠龙镇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役。1947年4月羊马河战役后,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判断西北解放军主力已转至绥德地区,遂以9个旅由蟠龙、青化贬地区向绥德急进,以驻榆林的3个旅南下配合,企图夹击西北解放军主力于葭县(今佳县)、吴堡地区;另以第167旅旅部率1个团及陕西民军第3总队等部守备重要补给基地蟠龙。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下,以小部兵力诱胡部主力北进,以主力突然包围蟠龙。5月2日发起进攻,战至4日,全歼守军6700余人,缴获大量物资。


炮阵地

炮兵为准备战斗、实施射击所占领的位置。按用途,分为炮兵基本阵地、炮兵预备阵地、炮兵待机阵地、炮兵临时阵地和假炮阵地;按遮蔽程度,分为炮兵遮蔽阵地、炮兵半遮蔽阵地和炮兵暴露阵地。一般以连为单位,按马蹄形、梯形、波浪形等队形配置。通常选择在射界开阔、便于充分发扬火力,有适当地幅、便于疏散隐蔽配置,有良好的进出道路、便于机动,以及便于构筑工事和伪装的位置。


炮台

旧时在江防、海防、口岸和其他要塞构筑的永备炮阵地。是要塞工事的主体。多由置炮台、瞭望塔、弹药室、掩蔽室、围墙等组成。中国明代以海防、边防的敌楼、墩台作为炮台。中国清代为抵御外敌的入侵,在沿海和边境线上构筑了多处炮台,如吴淞炮台、虎门炮台和江阴炮台等。在欧洲是以城堡和要塞的圆台堡、棱堡作为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