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军事百科 > 战史 年代 近代

战史 年代 近代_军事百科


战史 年代 近代

定武军

见“新军”。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简称“保定军校”。民国初年的军事院校。在河北保定。前身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1912年10月改是名。培养初级军官。学制二年。曾设步、骑、炮、工、辎重五科。教学内容有战术、兵器、地形、筑城和外文等。共办9期。1923年停办。


陆军大学校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培养中、髙级军官的最髙军事学校。1911年清政府将设立在保定的北洋军官学校更名为陆军预备大学堂。民国成立后迁至北京,定名为陆军大学校。1928年后由国民党政府接办,迁至南京。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迁湖南、贵州、四川等地。设有正规班、将官班、战术教官研究班等,学制1个月至3年不等。至1948年毕业学生6000余人。


新军

清末按照西方国家军制编练的新式陆军。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袁世凯以胡燏棻在天津小站训练的“定武军”为基础,扩编为“新建陆军”;张之洞也在两江总督任内编练“自强军”,是为新军之始。《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以倡办“新政”名义,在中央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改编军队。1905年又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额设官兵12512人。至1911年(宣统三年),全国编成14个镇、18个混成协、4个标和1支禁卫军,总兵力约20万人。清政府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新军为地方军。但在革命党人的积极活动下,各省新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倾向革命者日多,成为武昌起义和各省光复的重要力量。


黄埔军校

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创办的军事学校。校址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故称“黄埔军校”。1924年5月成立。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政治等科。规定学制3年,后缩为6个月。1926年3月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8年3月迁南京。1930年9月停办。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等曾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领导工作和其他重要职务。大多数学员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也有少数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先进分子成为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的骨干。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简称“中央军校”。国民党政府培训陆军初级军官的军事学校。1927年在南京筹设,次年3月开学。蒋介石兼任校长。抗战爆发后迁至四川。曾在洛阳、武汉、广州、昆明等地设立分校。1946年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结束。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简称“上海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清政府在上海创办的中国第一个综合性近代兵工厂。1865年(同治四年)李鸿章在上海虹口购买美商旗记铁厂,并入原有两个制炮局和容闳从美国购来的百余台机器,建成该局。1867年迁局昌庙,先后建有机器、铸铜铁、枪炮、轮船、火药、炼钢等17个分厂,为当时清政府规模最大的兵工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造船部分划出,称江南船坞。军工部分改为上海兵工厂。1932年淞沪抗战后兵工厂停办。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日军拆毁,场地并入江南造船所。


汉阳兵工厂

初名“湖北枪炮厂”,又称“汉阳枪炮厂”。晚清、民国时期制造枪械、火炮和弹药的大型综合兵工厂。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拟于广州设立枪炮厂,在德国订购机器设备。次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遂决定将机器设备移到湖北。1892年在汉阳正式开始建厂,后几经扩充,建有枪厂、炮厂、枪弹厂、炮弹厂、炮架厂和火药厂等分厂。生产仿德国毛瑟1888年式7.9毫米口径步枪、仿制德国格鲁森式37、53、57毫米口径山炮及所配用之枪、炮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可月产步枪4700支、重机枪35挺、迫击炮107门、大炮2门、手榴弹3.95万枚,步枪弹600万发,机枪弹2万发。1938年6月,该厂奉命迁往湖南辰溪,1939年9月再度内迁重庆,与由河南内迁的巩县兵工厂合并,正式成立“军政部兵工署第一兵工厂”,于1941年始恢复生产。


长史

中国古代武官名。(1)战国末期秦始置,李斯入秦后曾被拜为长史,约为主管计谋和派遣谋士的官。(2)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置长史为属官,相当于相府中的事务主官。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亦置,为三公辅佐,职权颇重。后历代均设此官职,或为幕僚之长,总管府内事务等。


防军

晚清军队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在各地以勇营驻防,始有防军。其饷银较绿营为髙,装备也较新。光绪后期,清政府编练新军,防营多改为巡防队,执行地方卫戍任务。